三僚曾氏是三僚周边县镇的名门望族,传承杨公风水,是风水祖师杨公座下大弟子曾公文辿后人。曾氏总祠大门上方刻撰“潋水名宗”四个大字,整个建筑是按客家标准风格建造,2002年重建又按徽派造型建筑,飘烽火、出斗角,确实是气派。
曾氏总祠是风水祖师杨筠松为首座弟子曾文辿选址定向,真正的杨公手笔。话说唐末禧宗年间黄巢大乱,黄巢大军攻破长安城,官拜金紫光禄大夫(三品官)掌管地理灵台事宜的杨筠松携秘籍逃离皇宫,步入昆仑山寻龙祖,辗转追寻龙脉一路南下到达虔州,前后收授曾文辿、廖瑀两个徒弟。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于都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被杨公学识以及堪舆之术所钦佩,遂拜杨公为师,便与杨公云游天下。师徒几人四处奔波几年,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作为安身之所,若是风水格局好可世代定居下来,以便将扶危济困的风水奇术传承下去。当师徒三人经过寮溪时,杨筠松环视四周,眼前不禁为之一亮,此地群山环抱,水口密闭,明堂开阔,正是风水术士理想的安居之所。他指点弟子说:这里山环水抱,天圆地方,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天然一个阴阳八卦形状,正适合我们堪舆人士的世居之地。若安居于此,子孙世代必携罗盘包裹堪舆天下,定能把堪舆文化发扬光大。
杨筠松和曾文辿、廖瑀师徒三人一起,在盆地中间各搭茅棚住下,茅棚为“寮”,故称“三寮”。曾文辿后裔希望子孙繁衍兴旺人多,遂把草寮的“寮”字改成官僚的“僚”,“三僚”村名自此沿用至今。从此,杨筠松就在这里教学授徒、传经布道、著书立说,传播他的堪舆理论,创立了杨公风水形势派系。杨筠松及其两大弟子建树颇多,其传世之作《青囊经》、《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八分歌》、《青囊序》等,至今仍被堪舆学家奉为经典。
风水祖师杨筠松及其两大弟子曾文辿、廖禹在此开基立业以来,三僚成为风水“圣地”,曾、廖两姓子孙后代,世代家传,绵延不绝,迄今己传承了一千多年。曾、廖两姓弟子,白衣承诏,代不乏人,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先后出了24位“国师”、72位“明师”,被授予钦天监灵台博士的就达36人,其中有勘择明十三陵并督建长陵的廖均卿,择址建献陵、昭陵的廖文政,为嘉靖帝相造寿宫(定陵)的曾邦旻,为清顺治帝择昌平州皇陵的曾永章,为明永乐皇帝修建十三陵并重修万里长城择地选址的曾从政等等。
三僚曾氏总祠背靠后龙山御屏帐,脉从出土蜈蚣的支脚余脉结穴,弯弯曲曲辗转闪抽,御屏帐土星抽出一脉金水体,形如一只大盘蛇形。南方有水发源,青山葱葱丙午位上天马山,前朝有贪狼卯峰独秀,数据是亥龙转辛龙再转申龙入首,立辛山乙向兼戌辰娄宿十一度,坤水发源,丙水来,收巳水上堂,出寅口,天井放癸口。
很多朋友到三僚祠堂参观考察发现此祠做法特别,很多疑问,百思不得其解。一般没有入门或初学者是没有办法看懂此祠,只有真正风水明师才能参悟其中之奥秘。这个祠堂充份的体现了阴阳裁剪内堂作法与房份补救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当时祠堂做好后杨公还为曾公作下钤记流传至今。
杨公钤记:
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峰峦。
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廉幕应。
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拜朝中。
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
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
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
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
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
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
钤记是根据穴场龙砂案口、峰峦水局、座山朝向而得出的预测总结。
你看第一句就是“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眫好峰峦”。三僚虽说是一个自然行政村,但比一般村庄大,三僚目前人口有六千多,而且面积有12.66平方公里,四周是山抱着是一个盆地,所有要一下两下看清三僚确实是不容易的!
第二句就是:“甲上罗经顶起,西北廉幕应”。目前站在三僚曾氏总祠堂门口是看不到村中间的罗经山,估计唐代人烟稀少一眼便能看清有罗经山,而刚好是在祠堂的甲方,甲是西北乾卦荐元方,则有西北廉幕与之相应。
第三句就是:“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拜朝中。”村子南麓是武夷山余脉,由于都发脉过来,峰峦叠翠,起起伏伏,祠堂丙午起伏之间形如天马之山,与祠堂三合贵人方,确实有必然的联系,故有仙客拜朝中之说。
第四句就是:“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整个三僚曾廖两姓后龙山是为出土蜈蚣形,一直发脉到梅窖镇,艮寅向走势。三僚所有之结穴则是蜈蚣的支脚余脉,包括曾氏总祠。按古代计十代为200多年间,刚好是在宋代时期,也就是说从宋代开始曾氏祠堂才算是有人才官职出。
第五句就是:“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自文辿公于都黄禅寺遇杨公后一直形影不离的追随杨公,跟着杨公云游四方,杨公心知曾文辿的想法。所有有了曾文辿把罗经山比喻成金盘玉印,杨公则把罗经山说成是指南针的故事,其实杨公与曾文辿两人都是看准了这个罗经山是好的曜星印星,只不过是师徒两人心态想法不一样。曾公文辿心想找的这个地方不仅要能安身,而且住在这里子子孙孙后代能有出息,能代代做朝官的吉壤;杨公想法则不同,杨公从皇家携秘籍出来历经千辛万苦才把皇家风水带到民间,当然是希望自己整理创办的杨公风水能在民间发扬光大,让天下百姓受用无穷。所以他们两个人的想法不同,说法也是不同。三僚这个地方即能满足曾公文辿的想法,又能让杨公放心的把风水之术在这里传播。事实确如杨公曾公所预测的一样,代代不乏出人才。
第六句就是:“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这句钤记预测的比较符合实情,当时唐末年间黄巢大乱,战争年代,之后就是五代十国了,而且是刚从于都迁徙过来三僚,想一下两下发起来也是比较难。杨公钤记写的初代钱粮不兴大的原因是丑戌相刑害的问题,丑方之砂与戌之兼山是一个相刑的关系。所以消砂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着发与不发、发的快还是慢了。当然,砂的远近也是很大关系,近则影响的大,远则影响的小。
第七句就是:“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有的祠堂一建筑好立马则发,发科甲、发巨富、发人丁,当然有的是发的快败的也快,正是发如雷而败如灰。三僚曾氏祠堂杨公钤记预言是要发在中年时期,主要是甲峰高起,理论明者自明!
第八句就是:“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一屋一宅当发何生肖的属性是有一定的依据,自宅屋立向定穴后发于何生肖是有注定的。比如这里就标明了是兔马生人与属狗生肖的,为什么呢,祠堂前方有卯峰,卯即是兔,卯与戌合;还记得钤记里的一句“南方天马水流东”,天马山即是丙午方,午就是马,午与兼山戌为三合关系,又是辛的天乙贵人方;犬子是该祠堂坐山之兼山戌,戌者属西北,背靠西北廉幕山,稳坐阴阳溪交汇前,故应属狗生肖的人才。
第九句就是:“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看到流传下来的钤记即知是杨公特意为曾公文辿作的钤记。特意交代此地此宅第三十八代能出高官,按民间说法,相传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出生在吉安,而祖籍是在三僚,这个也没人去考证,不知真假。
一个家族的代代传承离不开先辈厚重底蕴的积蓄,而祠堂则是这种底蕴的表现形式,祠堂的存在也是一个家族凝聚力的体现。从古至今,凡大家氏族皆设有祠堂,也定会寻一风水宝地妥善安放。家族后辈无论身处何地,也会一同回祠堂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继续将祖辈的底蕴传给后人,方能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此为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