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问
今天是读书日,要说写点什么吧,又笔转不灵。还是思考……近来,方法论的书读得多,总觉得大多停留在知识的整理和领受上,对于智慧的启迪和蔓生上,并无所获。然,受教于阿希荣博堪布。布其“三问”,反观一心,受其开示,安!
(一)
问: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答:我觉得现在尤其是城市里的人生活节奏太乱,追求的东西太多,饮食、睡眠没有节制,人心浮躁。如果想心里平静一些,应该尽量让生活简单一点。
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些汉族居士到扎西持林闭关院进行短期的修学。山居生活简单、清苦,大家却很快乐。一位居士告诉我,他平时忙着工作,忙着挣钱,觉得生活本该如此,也只能这样,因为吃穿用度都要上好的,都得花钱,所以要不停地挣钱才能维持生活的水准,可是在扎西持林呆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快乐感、满足感并没有因为饭菜的粗淡、用度的简陋而减少,反而比往日过得更安乐。
“哦,原来快乐很简单。既然慢下来、俭淡下来同样能过得快乐,为什么还要那样忙碌如一只旋转的陀螺呢?”下山后,他果然减少了应酬,减少了生意,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修学佛法。幸运的是妻子和孩子也在他的带动下开始学佛。几年下来,家里的生活虽然不像以前那样阔气,但一家子却过得比以前轻松和睦。
生活富裕后,人们应该学会平衡,否则物质丰富带来的快乐会很快被困惑取代,科技发达带来的方便会让人更加疲惫不堪。
山居修行期间,很多人选择止语。终日默然,以避免妄言绮语等过患。其实,人们平日说话也是说得太多了,不仅在不知不觉间犯下了许多言语上的过失,而且言多伤神,说来说去,直把自己说得心神不宁、身心俱疲。现实世界、网络世界都是这样。你出门去走一圈,看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专心走路的很少,有的人一边走路一边打电话或者发信息,有的人恍恍惚惚、心不在焉的,迫不及待要回到网上去聊天,购物,吵架,围观。
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真的就那么有必要知道吗?对多数人来说,一遍遍机械地刷新闻不过是一种习惯和瘾头,只是把脑子弄得乱糟糟的,并不能给心脑带来多少启迪。你一句,我一句,话是说多了,表达能力却越来越弱。
我并不是说像手机、网络这样的新技术、新事物不好,社会发展的趋势无法逆转,人在其中也不能全由得自己,只是你要努力把握住生活的平衡,用物质、技术带来的便利去感受、去探求生命的美好和意义,给自己时间去沉淀、提炼,而不是反过来被技术和物质牵着走。 聒噪、匆忙、肤浅中年月飞逝,亏的是你自己,不得安顿的也是你自己。
人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样的问题,现在不太有人问了,因为内心的平静实在不是练一练瑜伽操、读一读励志文学、看几回心理医生就能得到的,你需要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的诸多定式,而那又是一件需要付出多少心力去做的事!
现在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投入去完成事情,所以生活中便充斥着多快好省的东西。廉价,不一定是价格低,而是心灵的投入少。物件也好,事务也好,做的人不用心,受的人也不用心,一个个都努力想把自己这辈子赶紧敷衍过去似的。改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过程的缓慢、琐碎和艰难。
心里的牵挂多,便难以平静。牵挂些什么?总不出财、色、名、食、睡。这五样是世人最大的执著所在。判断自己对一样东西的执著程度,简单的办法是看它会令自己有多焦虑不安。你心里越是焦躁,说明你执著的越多。回归内心的宁静需从淡化内心的执著入手。
关于财、色、名,古今圣哲已经有很多教诲了。总之是把这些看淡一点,有益无害。你看得重,未必就有更大的机会得到。日常起居上,现在多数人的饮食、睡眠都是过量的,以致四大失调,疾病频发。少吃一点,少睡一点,精神、身体会更健康。
(二)
问:怎样理解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答:梦境是心的幻化,在梦中若相聚的因缘不具足,我们照样会经受离别之苦。在梦中,有亲有怨,有喜有悲,有顺有逆,其间变化,生灭都是因缘聚散生灭。可见,“一切由心幻化”。
醒时的一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通过感官可以觉知到,心智也是清醒不迷乱的。
然而,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判定醒比梦更真实,因为梦里的一切对于梦里的你来说,也是看得见、摸得着,通过感官可以觉知到的。
你在梦中也看见人来车往,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吃东西有不同的味道,起风了也觉得冷,不是吗?
梦里照样有各种情绪、思维:上班路上也着急,担心迟到;跟人吵架了,也气得捶胸顿足;跟人讲道理,也能引经据典,巧舌如簧……
我们醒时,习气更为坚固,所以醒的世界、醒的经历看上去更清楚有序,而梦时的习气相对弱一些,梦中的经历也就会显得有点儿错乱、模煳,但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的作用关系在醒梦之间并无不同。
梦里的情景醒来便没有了,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梦是假,而醒是真,因为醒着的时候所经历的,也都是因缘的刹那聚合,过后便散。
比如昨日的情境,今天再无处可寻。上午发生的一切,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动过的念头、见闻觉知的种种,到中午,都过去了,消散了。像做梦一样,当时似乎是有,过后却了无踪迹。
人的一生,童年、少年、青年直至老年,一段一段的生活,回头看都是这样。
我们知道,梦中的经历不仅醒来时没有,正在做梦时也是没有的,从未真实发生过。
但是我们很少想到,醒时经历的一切也是这样,不仅过后没有,当时也只是相对于心的状态而显现的某种境相,并不是实质、自有的存在。
比如,颜色不存在于物体的本质当中,颜色是频率、波长不同的光波投射到我们眼中而产生的幻觉。当我们明明看见红花绿叶时,花的红、叶的绿只是我们的觉知,并非自有的存在。
根据人们通常的经验,醒的世界比较稳固长久,而梦中所见短暂,很快就消失了,因此人们认为醒真梦假。
如果稳固长久就是真,短暂易逝就是假,那么醒时的很多经历也非常短暂,比如你听见的鸟鸣,听见就消失了;你说话的声音,刚说就消失了,这是不是意味着醒的世界也是假的呢?
人们认为稳固长久的存在,山、房屋等,不过是刹那刹那因缘的相续,本不实有长存。
就像放映机连续几年放同一画面, 我们便会以为它是静止不变的,而事实上无数帧底片前后相续,一直在变,只不过我们的意识无法辨别其间的变化,错认为它不变。
所谓稳固长久,只是短暂显现的前后相续。如果短暂的显现是假的,则长久的显现也不会是真的。
我们有时在梦中拥有超常的能力,腾云驾雾、飞檐走壁,而醒过来就不能这样随心所欲,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梦比醒更迷乱虚假,因为无论是梦是醒,现象生起都靠因缘和合, 梦中的飞翔、穿墙等,也是在合适的因缘具足时才有的现象, 如果不需观待因缘,那么每次做梦都应该在飞翔,在穿墙,而且只显现这个,不会有其他梦境。
之所以梦境会变化,正说明它是依靠因缘,随因缘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我们在梦中也并非总有穿墙而过的想法和能力,因为牢固的习气,我们梦见高墙时,自然而然会在它面前止步。在梦中也往往不能随心所欲,否则我们应该永远不做噩梦,只做好梦。
普通人醒时的经历和反应也是因缘习气使然,因缘具足了,事情就可能。
比如通过显微镜,肉眼也能看见细菌。拿起电话,普通的耳朵也能听见千里之外的声音。
而破除了执着习气的大成就者更是能在空中漫步,穿越质碍,水火不侵。
醒时做的事能真正发挥效用,比如买了房能住,做了饭能吃,而梦中买了房、做了饭,醒来就没了。
这并不能说明醒梦不同,因为醒时买的房只能醒时住,若梦见的是无家可归,在梦里还是没房住。醒时有伞,梦见下雨的话,照样淋雨。
所以,醒时有的,到梦里就没了,跟梦里有的,醒过来就没了, 是一样的。
从不同角度对醒梦进行对比后,我们会发现梦境和所谓 “现实”在很多方面的运作塬理是类似的,你很难说谁比谁更虚妄或更真实。
(三)
问:如果只有一杯水,该给自己喝还是给别人喝?如果,慈悲的代价是害己,还需要慈悲吗?慈悲的限度是什么?
答:我觉得慈悲无所谓限度,能慈悲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内心开放的能力。
如果只有一杯水,上等发心的人会选择给别人喝,中等发心的人会与别人分着喝,心量比较小的人会留给自己喝。
如果你还无法做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努力实现双赢也很好。
即使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考虑,追求共赢也比只考虑自己更为聪明、更可持续。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其实总是有办法找到共赢点、平衡点的,当然这需要心胸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