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梦是光怪陆离的,在梦中所发生的一切真实且荒诞。
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把梦纳入心理研究,他推断,梦会透漏出一些人在清醒状态下很难察觉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
弗洛伊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梦境的分析,完成了《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梦就像我们为自己留下的宝贵阵地,用比较安全的方式让人接近自己的欲望。
下面,我们一起跟随弗洛伊德进行科学解梦~
梦是什么?
1、梦是我们现实中经历过的事物。
不管梦的多离奇,它从不会脱离现实世界;
2、梦的素材:
3、梦的理性力量会压抑深层本能:
睡着时,身体卸下防备,但还有个看门人(残存的理性),将特别本能的东西压抑着。
于是梦就会把深层的欲望变形成我们完全不认识的样子。
4、梦与神经错乱是具有类似属性:
康德说:“疯子是醒着的做梦人”
叔本华也有名言曰:“梦是短暂的疯狂,而疯狂则是长久的梦”。
梦的本质?
1、梦因欲望而起,是欲望的实现
梦通过隐秘的方式表达人们被压抑的本能,那些内心当中一直等待被满足的强烈需求。
举例:在梦中打了现实生活中很讨厌的某个人;梦见起床刷牙洗脸挤地铁;梦见自己有超能力,梦见拯救世界;梦见死去的亲人...
2、梦是有伪装的
既然梦是欲望的实现,为什么有些梦让我们焦虑、痛苦,不安呢?弗洛伊德说,那些显露出来的痛苦和焦虑,只是表象。我们真正的欲望,伪装在表象之下。
案例:弗洛伊德有一名女患者居然梦到自己15岁的女儿死了。在梦里,女儿的尸体被放置在一个木箱中。可是现实中,没有母亲会希望看到这种情景。原来,这名女患者当年怀着女儿的时候,根本没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她甚至用拳头猛击过腹部,显然一点也不欢迎孩子的到来。所以,梦见女儿的死亡,其实满足了她多年前的欲望。
真正的欲望让人理智上难以接受或面对,因此我们选择压抑这些欲望。而这些被压抑的欲望,会在梦里经过伪装后呈现出来。
如何解梦?
知道了梦是什么以及其本质是欲望的实现之后,梦又是通过何种手段来加工素材并构建故事的呢?下面将从形成梦的手段上展开分析,便可以逆推出其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1、梦的运行机制
转移作用:在梦中,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看法会被转移到别的人或事物身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躲避心理稽查(残存的理性)。
案例:一个女孩在梦中梦见与学校的女校长大吵了一架,到了最后甚至差点演变为打架,但是在现实中,女孩与女校长并不熟悉,也没有任何交集,更不要说吵架打架了。最后通过解析,我们了解到,事实上,女孩是把对母亲的不满转移到了这位女校长的身上。
凝缩作用:梦境中,我们经常看到两种不同的因素融合在同一种物件中(人或物),这就是一种最明显的凝缩。思想所代表的因素,会在人记忆中寻找具有共同因子的因素,作为梦的素材带入梦境,这些素材,很大程度上是多种类似因素的集合体,也就在梦中呈现了凝缩现象。
润饰作用:将梦中种种尖锐的看似不合逻辑的内容元素连接进行钝化处理,使得矛盾的情感可以共存,现实中不合逻辑的情况可以自然而然的出现,而梦者并不感觉出明显的问题。
为了方便理解,网上搜到了一个的比喻如下:
它们就像三个协同合作的筑路工人。
“凝缩作用”是原料搬运工,他从梦者不同的生活经历中筛选采集各种各样的元素,并把这些元素的材料没有规律地倾倒在地上,形成一部分并没有多大联系梦“内容”的路基。
“转移作用”则是路面整理工,他参照着梦的图纸,有时用一块与图纸所画内容不同的材料替换图纸内容,有时又用变形、变异的材料的布局组合代替图纸内容。
而“润饰作用”是压路工,他用强大的力量碾压过由前两位同事处理过的梦的材料,让原本没有联系的材料组合在了一起,让原本诡异的梦的内容显得和谐。
这三种作用,用筛选、调整、连接的方法,造出了世上本不存在的故事。
2、解题的关键细节
梦中是否缺失了什么重要材料?
案例:一位来访者梦到小时候家里的厨房,梦中自己替代了母亲,做着妈妈每天做的事。熟悉的场景下,缺少了最重要的父母。后面通过交流发现,她渴望冲出家庭的禁锢,可悲的是,她一直沿袭着妈妈的想法和做派。
梦中是否有象征的表达,如象征符号。
举例:做梦人会选择与隐意有关的象征物。比如,隐意是在房间里走动,可能会用楼梯来象征。长形物体被看作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箱子、盒子、壁炉象征女性生殖器。
梦是想象的,但是情绪是千真万确的。
人在梦中体验的感情强度,不亚于清醒时的感情强度。梦到什么或许没有那么重要,但梦中的情绪情感却非常重要。
案例:一位来访者梦到姐姐的孩子死了,自己反而不难过,甚至有一些期待。这种情绪在梦醒的时候还历历在目,使她感到困惑和自责。其实她的情感和姐姐跟外甥没多大关系,而是曾经在家族葬礼中出现的男士另她一见钟情,梦中的葬礼,也许会让那位男士再出现。
总结
理论知识讲完了,你是否还是云里雾里,一筹莫展呢?
这情形就好像,一个并不特殊的日子里,你的朋友亲手做了一个蛋糕送给你,让你猜他做蛋糕的目的一样,你虽然不能直接从蛋糕推测出朋友的用意,但通过观察蛋糕的外形,品尝它的味道,还是能够对别人的用心略知一二。
因此,我们如果要对梦进行解析,就必须从观念上抛开梦的外在表现内容对我们判断能力的影响,化整为零,从片段和元素入手,引导梦者对这些元素、片段进行自由联想,再结合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从而做出分析解释。不论分析的对错,都是一种自省的过程。
结尾
现实中,我们因为道德、恐惧等种种因素的约束,不得不呈现出“善”的一面。只有在梦中,我们才会呈现出自我更真实的一面。弗洛伊德带着我们还原了人性,所以不论他的观点的对错,不论自我解梦的对错,只需要试着静静的品读自己,跟真正的自己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