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
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德行传承
古语有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家风都极为重要
因为它不仅代表了家庭的文化和传统
更代表家庭的道德品质和精神追求
家风建设
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
而对党员家庭来说,则尤为重要
家风
我们推出系列策划——《家风在传承》,以珍贵资料及当事人讲述、亲历,让您回看家风传承、重温文化传统,今天推出:
他们的孩子为何优秀?
《周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无穷。历史上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比如范仲淹、梁启超、曾国藩等家族,人才辈出,福泽绵长,正是因为他们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为优良的家教传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优良品格。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家风?把什么教给孩子、传给后代,才能让他们一生受益、家族绵延兴旺?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小故事来感受一下。
名相范仲淹:家族八百年兴盛不衰
宋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相范仲淹,家族八百年来兴盛不衰,原因就在家风上。
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相范仲淹,家族八百年来兴盛不衰,原因就在家风上。
范仲淹出身非常贫寒,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后来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却从小立下了救助穷苦人的愿望,发达后的生活方式也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
有一次他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
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包括他自己大家一起过很贫穷的生活。
后来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子孙此后都贤德显贵,绵延不绝。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苏州一带范氏后人至今依然兴旺。
史家司马迁:子承父业,终写就《史记》
司
马迁能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名垂青史,这其中离不开其父司马谈的家训和价值观。
司马谈学富五车,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一个官职:太史令,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司马谈认为,自孔子死后的400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自己作为一名太史应当将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一一记录,但毕竟个人寿命有限,竟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因而内心十分惶惧不安,非常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
于是,在临死的时候,司马谈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
有了这样的家训,司马迁终不辱使命。
梁启超家风: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梁启超的教子之道一直备受关注,梁氏一门何以能出三个院士,而其他几个子女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
梁启超一生以变法强国为己任。和别的大家族不同,梁家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却用言传身教,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在1910年代-1930年代,他把孩子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梁启超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共给他们写了400余封家书。
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但从不强迫命令。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亲切的导师、知心的朋友。除了谆谆教导,更会以身作则。他在给儿子思忠的一封信中说到: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
梁启超的9个子女中有7人曾留学海外,却无一例外地学有所成后回归祖国,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做出了很大贡献,展现了强烈爱国情怀与贡献社会的良好家风。
曾国藩家风:多读书,要勤俭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相当重视,终生倡导寒素、勤勉、笃学的家风,曾国藩兄弟五人的家庭,至今190余年、绵延至第八代孙,共出名望人士240余人。
虽然他贵为朝廷的要臣,但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官二代”。他教育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如何做一个君子,曾国藩教育儿子说:“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基础,值得今人借鉴。
林则徐家风:立志为民,刚正不阿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位私塾先生,收入微薄,一大家子日子不太好过。尽管如此,林宾日却很爱资助人,只要粮食多一点,他就拿去送给别人。有一次,林则徐亲眼见他父亲将家里的米送给二伯父,回来后与母亲一起饿了一顿,还告诫儿子说:“你伯父若来,不得告诉他我们家未开伙。”
因为家境贫寒,林则徐的母亲陈帙做纸花来贴补家用。林则徐看到母亲辛苦,内心很不安,一度想辍学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但母亲却说:好男儿应该为远大的志向而奋斗,不以眼前的小事来表达孝心,把书读好了能够做大事,这才不辜负家人的一片苦心。 因而林则徐很早就显示其志存高远,立志为民。
林则徐的刚正不阿,和他的父亲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的家教一脉相承,他也叮嘱儿子要清白做人,谨慎做事。
他不愿给孩子留下太多钱财,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给后代留下好的家训家规比留下钱财更为有用。若是家风不正,致使子孙品性不佳,就是给他们留下再大的家业、再多的财产也只能是损其心志,使其耽于享受、沉迷堕落,最终害己害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中国人而言,家庭不只是私人的事,更是组成社会公序良俗的重要细胞。中华民族创造过世界民族中罕见的奇迹:那就是,国民整体的教养气质,都是彬彬有礼温柔敦厚的,国民的行为举止,也是有理有据规矩方圆的。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伟。
现代社会已经进“小家庭时代”,社会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家庭单位,而越是在这样的“小家庭时代”,越需要“家风”的熏陶、规范和引导。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正,则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的“正”起来。相反,如果小家庭的“家风”不正,则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很难“正”得起来。
至此,已是家风系列的最后一篇
在看过这么多亲历者讲述自家家风后
读了这么多先贤的家风故事后
你是如何看待家风的呢
你的家风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