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古城宣化历史悠久,“一抓一把历史,一靠一身长城”,置身古城之中一砖一屋皆有一段故事,一山一石皆留一段典故。古老的城墙、楼阁、民宅、寺庙、车辙……不断冲进眼帘,这些文化符号展示着宣化的演变,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挖掘古城宣化背后的故事,即日起,“美丽宣化”微信公众号开设《走进古城宣化·触摸历史记忆》专栏,触摸宣化记忆,探寻古城珍奇,再现宣化悠久的文化底蕴。
走进古城宣化·触摸历史记忆(十)
迟国正 摄
古城宣化趣闻三则
久居古城,很多事见怪不怪。直到外地的朋友发问,才感觉是个问题。择其三则,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宣化古城不方正
“七十二座庙呀,七十二座桥。方方正正一座城,边长六里十三步。”一首童谣,唱了多年,对于宣化城的方正,毫不怀疑,颇感自豪。可以说,在宣化城内,走到任何地方,都能分得清东西南北。不像天津,问个路,总说,“简直,简直,过两个红绿灯,右转,再往头里,你再问问。”
在很多人眼里,古城的一切,楼房、马路,都是正南正北的,就连洋河都是正东正西流淌的。然而仔细观察地图,特别是卫星遥感地图,你会发现,其实古城不太方正,洋河宣化段更是呈西北东南流向。
宣化古城的南北城墙和东西主要街道,略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城墙和南北中轴线,大约往东北西南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为4°左右。洋河倾斜的角度更大,超过30°。偏差虽大,但人眼难以观察,更有观念在起作用。如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每天中午太阳处在南面窗户正中,直射进家中的时间,不是十二点整,而是十二点四十左右。
当然,前提是城内“正南正北”的房子,还有宣化地方时(东经115°)比北京时间(东经120°)晚20分钟左右,再晚的十几分钟,就和古城不太方正有关了。同样,楼房东面边户,比西面边户接收的阳光自然要多一些。再顺便说一句,由于宣化与北京时间标准经度的差,我们日出时间也会偏晚,同样日落时间也顺延。这就出现了冬季早晨七点天还不亮,下午五点天还不黑的现象。
这种方位偏差,是不是古人修筑时的施工误差呢?显然不是。在现存的古城和古城遗址中,南北方正的还是很多,古人通过“立竿见影”等方法,很早就掌握了南北定位方法,唐代已经能对子午线做出精准实地测量。但也有一些古城,不是南北方正的。一个原因是主观意愿,出于建筑风水或特殊考虑。比如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里基础上,向南扩展而成。北京城的中轴线就偏斜2°左右,但向北延伸270多公里,正好和元上都的中轴线重合。另一个原因是受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影响,比如平遥古城。我想,宣化古城的方位倾斜,主要是受地理环境影响。宣化城是依山傍水而建,南面的洋河和宣化北面的山脉都是呈西北东南走向,西面的柳川河也略微偏斜,大体与西城墙平行。
总的来看,宣化古城够大,现存的明清古城中,除了北京、南京等都城外,超过宣化的不多。宣化古城也够方,四面等距离,都是六里多。宣化古城也基本算正,有点偏斜,但不影响生活。
(二)南大街,大北街
南大街、大北街,在宣化算是大地名,妇孺皆知。后来改叫清远路多年,但老百姓并不认可,一南一北两个街道办事处,依然使用南大街、大北街的旧称。可见,这两条街名,大家早已根深蒂固,印入脑海,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疑问。还是外地的朋友感到奇怪,为什么宣化有大东街、大西街,大北街,没有大南街,而整出个南大街呢?
以方向来命名街道,在古代是通常的做法。小的县城,城小街短,就直接叫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大些的城池,往往加个大字。比如西安、保定,古城四条主要街道,就叫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而呼和浩特老城、大同古城,分别叫做大东街、大西街、大南街、大北街。再讲究点的地方,起个玄武、朱雀、虎坊、龙潭啥的高雅名字。
这样看来,宣化还真有问题。按说南大街应该和其他三条主要街道名字一致,叫做大南街,可它偏偏就叫南大街。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查阅了很多文献,没有找到答案。只好自己瞎猜,可能原因有二。
一是和街道本身的位置、风貌有关。很多人认为钟楼是宣化城的中心,并由此辐射出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但实际不是,宣化城的地理中心在今天皇城十字路口,当年南北也没有路,所以今天才有了所谓的新开路。但是城市生活和文化中轴线却是从南门到北门这条线。在这条城市文化中轴线上,四牌楼、鼓楼、钟楼,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中心。南大街,就是南门到四牌楼这段。相对其他三条街,它不够长,还称不上“大南”,但是它街面宽,店铺林立,繁华热闹,是宣化最大的街,所以叫南大街更为贴切。而大北街里的大字,重点修饰北字,可以表示程度,说明这条街很长,往北要走很远很远,所以叫大北街。
另一个原因也许和读音有关。南大街三个字,读起来停顿点在南后面,大街需要连着读,这样读起来响亮好听。而大南街则不同,大南需要停一下,然后再读街字,再夹杂上方言的因素,大南读起来就成了“大难”了。“大难街”终究不是那么好听,让人联想起大难临头、大难不死这些不好的字眼。阳原过去以养军马著称,沿着桑干河有很多村落都是数字加马坊称呼,三马坊过去就是五马坊、六马坊,唯独没有四马坊,大概四马和“死马”读音太近的过吧。南大街两边的商家,自然更为讲究吉利,久而久之,就叫成了南大街了。
(三)豆腐泡在桶里卖
豆腐原产中国,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相传他为求长生不老,修道炼丹,无意间发明豆腐。
今天市面上的豆腐,天南海北,种类繁多种。日本豆腐其实不是真正的豆腐,它的主要原料是鸡蛋。内脂豆腐是豆腐大军里的新兵,用葡萄糖酸内脂发酵而成,制作简单,成本较低,不过口味一般。卤水豆腐、石膏豆腐,依然各占豆腐市场的半壁江山。卤水豆腐,也称北豆腐,用卤水(氯化镁)点制,分布最广,吃的人也最多,现在超市里的豆腐基本上都是卤水豆腐。它颜色微黄,瓷实有韧劲,能切成薄片,可炒,可炸,可煎,可炖。石膏豆腐又叫南豆腐,用石膏(硫酸钙)点制,色泽洁白,质地细腻,软嫩润滑,据说经常食用,可使人脸变得白嫩,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豆腐西施”。
而宣化本地豆腐,则显得有些另类。它和以上几种豆腐都不沾边。宣化豆腐卖相特别,放在水桶里面卖,卖完一桶再来一桶。卖价也特别,不管分量,论块出售。说辞也特别,买豆腐不说买,而叫“端”,充满喜爱与尊重。味道更特别,豆味不浓,微酸带甜,还有一丝特殊的乡土味儿。质地也特别,比石膏豆腐有韧劲,又不像卤水豆腐那么硬,煎炒烹炸涮,样样都能干。
宣化豆腐最特别的地方在于“点豆腐”的工艺。做宣化豆腐不用卤水、石膏这些化学成分,而是用特质的酸浆点制而成。这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取材生活,代代相承,绿色天然,味道独特。
除了原料、工艺之外,水也是决定豆腐品质的重要因素。出宣化往南20公里,黄羊山脚下有个山村叫里口泉。村边有两口清冽的山泉,泉水甘甜纯净,喝一口沁人心脾。用这绝顶好的山泉水做出来的豆腐,也自然成为宣化豆腐的极品。小村庄就在去柏林寺的路边,每天来这里打水、买豆腐的人络绎不绝。
宣化豆腐确实品味独特,但开发、包装和宣传的不够,很少有人意识到它身上的价值。不但走不出宣化,而且也进不了本地大的卖场,只能湮没于街头巷尾的摊点。
冬日闲暇,随便和大家聊聊。很多东西没有严密考证,一家之言,权当娱乐。
作者简介
战勇, 山东莒县人,河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宣化一中语文教师、副校长,宣化上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国学教育研究。
上谷文化研究会简介
上谷文化研究会是由我区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教师和文化爱好者自愿结成的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社团组织。由中共宣化区委宣传部主管,成立于2017年11月。研究会宗旨:“研究地域历史,开掘文化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国学公益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树立地方文化符号。”
上谷文化研究会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文化活动、研究、考察活动,创办了会刊《上谷文化》和公众号《上谷文化院》,栏目开设有:历史钩沉(宣府记忆、红色档案)、上谷人物、古郡揽胜、收藏天地、柳川论坛、他山之石、艺术百味、雄武风韵、新知博览、学会动态等。迄今已出版会刊13期,制作宣传片《山水涌金地—宣化》,编辑出版中英文对照宣传手册《千年古郡-宣化》,2020年和宣化区政协联合编撰出版《纪念察哈尔民主政府75周年专辑》,2021年编辑出版宣传资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谷文化专辑》。